美國宇航局研制核聚變動力:2030年代登火星
核聚變動力系統可極大縮短空間飛行的時間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道,核聚變技術目前依然無法作為宇宙飛船的動力,但是科學家認為核聚變技術并不是幻想,可控核聚變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將宇航員送上一艘前往火星的超高速飛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目前核聚變技術驅動火箭的原理已經在實驗室進行了驗證,這樣的動力系統很可能在短短的90天之內完成飛往火星這顆紅色星球的旅程?臻g推進公司MSNW的技術人員人員安東尼認為:在9月25日與美國宇航局未來太空工作組的演示過程中,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獲得了對核聚變技術的相關成果。
一趟往返的火星之旅大約需要500天左右,根據軌道的不同需要的時間也會出現變化,我們目前使用的是傳統的推進系統,宇航員需要在宇宙深空中暴露數百天的時間,來自太陽或者宇宙深空的射線都會對宇航員健康構成威脅,長時間的空間飛行會使得骨骼和肌肉出現萎縮、機能降低。美國宇航局目前正在發展新一代的推進系統,國尚新聞網,顯然傳統的化學能火箭無法滿足深空飛行的需要,這項新的推進系統需要在203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執行前往火星的載人計劃,首席為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約翰·斯勞。
NASA創新先進概念計劃的研究人員同時也在設計一個潛在的載人火星登陸軌道,只需要210天的時間,相比較于500天的空間飛行時間已經是大大縮短了,時間分配為83天為前往火星、30天時間為停留在火星表面進行考察、剩余的97天時間為返回地球。
這樣的空間飛行需要全新的動力系統,核聚變裝置是目前較為可行的方案之一,可以提供強大的能量來源,美國宇航局的未來太空發射系統可以將這一系統發射至地球軌道,也可以通過多次發射在軌道上組裝起一艘大型宇宙飛船。按照科學家的設想,我們還需要在飛船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為飛船上的人員提供必要的電力供應,斯勞和他的團隊正在建設核聚變反應堆的硬件并進行實驗,他們希望在2014年的某個時候能進行一次實驗,使得這項新型宇航動力研究計劃可以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返回騰訊網首頁>> [責任編輯:sonicluo]
下一篇:核動力火箭得到驗證:2030年投入火星任務
- 科學家擬派機器蛇探索
挪威科技工業研究院的一支研究小組研制了實驗性機器蛇Wheeko。目前,他們正在研究如何... - 世嘉娛樂城】雙色球走
說罷,黃溢開啟了時間之眼,一腳踩爆了陳郁夕的腦袋。 貴族娛樂城娛樂場備用網址... - 火星土壤確認含水 或
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火星車對火星土壤的樣本分析中發現了“水” 美國... - 科學家擬派機器蛇探索
科學家擬派機器蛇探索火星-科技頻道-和訊網...